做好肉牛產業 長春市全面啟動300萬頭肉牛工程建設
來源:中國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1-03-30 點擊:次
吉林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肉牛產業發展,要求做好肉牛產業的謀劃和發展。去年12月23日,長春市政府2020年第65次常務會議討論通過了《長春市肉牛產業發展規劃2021-2025》,長春市三百萬頭肉牛產業建設工程正式啟動。
1、制定產業規劃,夯實任務目標。今年1月,長春市政府討論通過了全市“十四五”期間肉牛產業發展規劃。力爭到2025年,肉牛養殖發展到300萬頭。完成百萬頭屠宰加工生產能力改造提升,大力發展肉牛精深加工和配套服務業。力爭把肉牛產業建設成為我市農業現代化率先發展的重要產業、跨界整合的示范產業、現代服務的創新產業,全市肉牛產業相關產值實現1000億元。發展任務目標已經分解到各縣(市)區、開發區。
2、堅持政府引導,強化政策扶持。市政府制定了《關于支持肉牛產業發展的若干措施》,包括基礎母牛補貼、養殖基地建設補貼、飼料補貼、糞污資源化利用補貼、養殖用地優惠、養殖技術創新獎勵、肉牛保險政策以及產業園區和產品精深加工獎勵政策等。
3、大力招商引資,推進大項目建設。去年以來,全市上下高度重視肉牛產業發展,進一步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想方設法努力促進政企銀保擔有效銜接,項目落位縣區集中調配土地供應,全力為肉牛產業發展創造良好條件。市畜牧局積極組織社會資本、企業集團同各縣(市)區密集對接,加快推進項目落地,目前皓月集團、城開農投、大地公司、新兆公司、新牧科技等肉牛養殖、加工、研發項目已先后在各縣(市)區落地,融通公司、奧金斯農牧(賽升藥業)肉牛養殖和繁育創新項目正在洽談當中。全市肉牛特色產業小鎮、肉牛養殖強鎮大村、肉牛繁改服務體系建設以及精深加工品牌創建工程等各項工作也已經陸續展開。其中,新組建的城開農投集團擬投資建設的百萬頭肉牛項目已經啟動。項目整體規劃為“一核、一心、一平臺、二園、多基地、N小區的發展布局,力爭到“十四五”期末,建設完成國家級肉牛科創核心區、東北亞肉牛智能化交易中心和數字化肉牛產業信息平臺。在農安縣和公主嶺市分別建設國家級和省級兩個現代肉牛產業示范園區。建設5個千頭母牛繁育基地、10個萬頭肥育牛基地。在全市6個縣(市)50個鄉鎮1000個村,建設4300個牧業小區,帶動14萬農戶發展肉牛養殖。形成“小規模,大群體、藏牛于民”的發展格局。其一期核心項目是建設國家級“綠色循環肉牛產業示范園區”,園區選址農安縣巴吉壘鎮,總投資約29億元,占地面積700公頃。規劃肉牛養殖存欄10萬頭,年出欄18萬頭。今年計劃投資10億元,完成兩個萬頭育肥牛養殖區和一個母牛繁育示范區。項目前期工作正在有序推進,確定了電力、燃氣和引水方案,完成了地下水資源勘探、項目地紅線及地形測繪。數字化肉牛產業信息平臺建設已與騰訊、華為等大型軟件開發企業初步對接。
4、把握基礎性關鍵環節,積極推行有效發展模式。我市肉牛養殖主要采取三種模式。一是企業建設園區。如城開農投在農安建設10萬頭肉牛養殖園區。二是強鎮強村建基地。以肉牛特色產業小鎮、肉牛養殖強鎮大村建設為抓手穩步推進退戶入區。力爭用3年時間在6個縣市區建設3個肉牛養殖特色產業小鎮,10個肉牛強鎮和20個肉牛養殖大村。特色小鎮和強鎮大村退戶入區養殖比例達到70%以上。三是“公司+農戶”。通過龍頭企業采取“幾個統一”的方式和農民合作社以及廣大農戶形成利益聯結機制,壯大養殖群體。
5、強化基礎保障,不斷提升綜合服務水平。積極做好肉牛養殖技術推廣,動物疫病防控、繁改體系建設等服務保障工作。市縣鄉分級組織不同形式的養殖技術培訓班,重點推廣繁育改良、高效育肥、秸稈制作、獸醫診療、糞污處理等方面的先進適用技術。統一抓好春秋防疫和日常監測,強化配種站點和配種技術員管理,不斷提升綜合服務保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