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縣域經濟發展戰略規劃要點
來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5-08-25 點擊:次
“十五五”縣域經濟發展戰略規劃要點可歸納為以下核心方向,結合最新政策導向與實踐經驗:
一、產業升級與集群發展
1. 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穩定現有產業基礎,通過新技術、新材料應用推動供應鏈與產業鏈優化,形成“建鏈補鏈強鏈”模式。
2. 培育特色產業集群:圍繞主導產業打造“少而精”的縣域特色產業集群,如工業大縣、農業強縣等,提升產業鏈競爭力。
3. 發展新質生產力:聚焦數字經濟、綠色制造等領域,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支持服務型制造和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發展。
二、創新驅動與科技賦能
1. 搭建創新平臺:建立縣域科技創新小平臺,強化科技應用與成果轉化,提升傳統產業升級和新興產業創新能力。
2. 強化科技投入:優化創新環境,提高科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推動農業科技現代化與工業智能化。
三、數字經濟與城鄉融合
1. 縣域數字經濟突破:發展政府數字化、智慧農業、文旅融合等場景,釋放數字經濟增長潛力。
2. 城鄉協同發展:以縣城為中心,統籌新型城鎮化與鄉村振興,暢通城鄉要素流動,推動三產融合與基礎設施互聯互通。
四、農業現代化與富民產業
1. 特優農業發展:保障糧食安全,通過科技創新提升特色農業附加值,形成“1N”產業化模式,增加農民收入。
2. 縣域富民產業:依托資源稟賦發展農產品加工、文旅康養等帶動性強的產業,培育區域品牌。
五、綠色低碳與安全發展
1. 綠色制造體系:推進資源節約與生態保護,發展清潔能源和循環經濟,實現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雙贏。
2. 安全保障能力:強化糧食、能源、金融安全,統籌發展與安全動態平衡。
六、深化改革與開放合作
1. 重點領域改革: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破除體制機制障礙,優化營商環境,激發市場活力。
2. 擴大開放:融入國內大循環和國際市場,提升縣域對外開放水平,吸引外資與承接產業轉移。
七、民生保障與共享發展
1. 公共服務均等化:加強教育、醫療等基層服務供給,提升居民生活質量。
2. 就業與收入提升:通過產業升級與創業支持擴大就業容量,促進共同富裕。
總結
“十五五”縣域經濟需立足資源稟賦與主體功能區定位,以高質量發展為核心,統籌產業升級、科技創新、城鄉融合與綠色轉型,同時強化安全保障與民生福祉,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基層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