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同共進 產城共舞——昌吉國家高新區“一市兩區”融合躍升建設紀實
來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5-09-03 點擊:次
無人機掠過昌吉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以下簡稱昌吉國家高新區)上空,“一市兩區”產城融合的壯闊圖景呈現眼前:南公園路宛如銀練蜿蜒穿梭,昌吉北部750千伏輸變電工程的高大鐵塔群與綿延伸展的長輸管網交相輝映,勾勒出區域協同發展的輪廓。
2025年,昌吉州黨委重磅出臺“一市兩區”文件,州人大常委會頒布相關條例,為推動昌吉市、昌吉國家高新區、昌吉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以下簡稱昌吉國家農高區)產城融合、構建優勢疊加的發展共同體提供制度保障,助力區域發展能級實現躍升。
昌吉國家高新區精心擘畫“一市兩區”產城融合藍圖,持續深化與昌吉市、昌吉國家農高區的協同聯動,攀高而上、向新而行,全力驅動區域高質量發展引擎。
聚智聚力
協同發展謀創新
7月22日,由昌吉國家高新區中小企業服務中心牽頭,邀請昌吉國家農高區黨群工作服務中心一行13人來訪交流,實地走訪人才大廈、新疆天山面粉(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昌吉云圣智能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昌吉國家高新區智慧園區指揮中心及無人駕駛巴士展示區,沉浸式感受科技創新的魅力。“這次交流讓我們在人才建設、產業發展、科技創新等方面碰撞出思想火花,為后續合作打下了堅實基礎。”昌吉國家農高區非公有制企業黨委專職副書記、絲路科創中心樓宇黨委書記葉紅利感慨道。
在“一市兩區”融合發展中,科技創新資源的聚合是關鍵一環。昌吉國家高新區錨定區域科技創新高地目標,制定《昌吉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2024年科技創新賦能行動方案》,將特變電工科技城、藍山屯河科技城建設作為重中之重,圍繞特變電工科技城,引進總投資20億元的智能電纜產業園、國創電力高端智能電力裝備金屬加工配套等產業鏈項目;聚焦藍山屯河科技城,建成總投資32億元的國內首個以完全生物降解樹脂PBS系列為核心的生物新材料科技產業園,涵蓋生物基原料、新材料及下游制品研發生產。目前,“兩城”新獲批自治區級創新平臺2家,3個項目入選2024年度自治區科技進步獎候選名單,抽水蓄能電站用變壓器等23項新產品通過國家級鑒定。藍山屯河還組建中央研究院,與江南大學共建“生物合成聯合實驗室”,與北京化工大學共建“環境友好高分子材料聯合實驗室”,創新動能持續增強。
企業科技創新平臺建設加速推進。去年以來,昌吉國家高新區新增新疆配電網智能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自治區級以上創新平臺3家,自治區級及以上創新平臺總數達36家。昌吉國家高新區設立同濟大學技術轉移中心西部中心,推動2家企業與同濟大學簽訂產學研合作協議;聯合昌吉生產力促進中心打造絲路聯創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數字平臺,吸引287家企業入駐,推介科技成果450余項,開展技術對接30余場。同時,昌吉國家高新區加強與援疆省市及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的科創資源對接,特變電工與清華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等合作攻關能源電力裝備關鍵技術,藍山屯河、可耐金與新疆大學聯合研發高性能新型胎基防水材料,創新鏈條不斷延伸。昌吉國家高新區堅持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倍增行動,目前已培育70家高新技術企業,創新活力持續迸發。
筑牢屏障
守護民生堤岸
7月22日,庫爾阿根河昌吉市中小河流治理項目昌吉國家高新區段施工現場機械轟鳴、人員忙碌,一派繁忙景象。
庫爾阿根河是昌吉市與呼圖壁縣的界河,流經昌吉市、昌吉國家高新區、昌吉國家農高區、呼圖壁縣等區域。本次治理范圍位于庫爾阿根河右岸(昌吉市榆樹溝鎮榆樹溝村至勇進村段),綜合治理河道12.98公里,新建護岸9.378公里,清淤疏浚13.18公里,總投資5568.52萬元。“2024年7月的兩次洪水,導致榆樹溝鎮、昌吉國家高新區、昌吉國家農高區的部分農田受損,這個項目就是為了筑牢防洪堤岸,切實保障耕地及村民生命財產安全。”昌吉國家高新區綜合保障服務中心副主任王海介紹,該項目于2024年10月獲批,今年2月26日完成招投標,工期從4月1日至10月30日。
在“一市兩區”統籌規劃與建設管理中,昌吉國家高新區空間專項規劃已納入《昌吉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基礎設施建設秉持“統一規劃、協同推進”的原則,主動對接昌吉市,將園區老舊小區供熱管線改造納入昌吉市供熱改造項目;按照“水成網、電成網、路成網”的思路,謀劃今年園區道路、給排水及蒸汽管網等一批融合發展項目。
“一市兩區”生態環保聯動協作不斷深化。昌吉國家高新區推動大氣聯防聯控,利用智慧園區平臺、無人機巡查等技術手段常態化巡查,定期參加昌吉市環委會會議,安排專人在市大氣指揮中心值班,針對調度的污染源開展現場巡查,及時處置環境問題。與昌吉市執行統一的大氣環境重點管控區域環保標準和環境準入政策,實現各類監管平臺信息互通、結果互認、平臺共用。
發展引領
“一市兩區”加速融合躍升
昌吉國家高新區與昌吉市緊密協作,在多個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呈現攀高而上、向新而行的蓬勃發展態勢。
城市建設煥發新顏。昌吉市城管局與昌吉國家高新區聯合實施園林綠化節點提升項目,如今的園區綠植蔥郁、繁花點綴,實現了從“綠起來”到“美起來”,為企業和居民營造了宜居宜業的環境。市政道路修補、路燈修復工程同步推進,破損路面重歸平坦,損壞的路燈及時維修更換,保障了居民出行安全。
交通網絡更加暢通。昌吉國家高新區創新大道與昌吉市南公園路全面貫通,為園區企業和群眾提供便捷出行選擇,加速了人員流動與經濟交流,為協同發展注入新動能。
產業融合集群發展提速。昌吉市發改委將昌吉國家高新區主要領導納入昌吉市“十五五”規劃編制領導小組,統籌區域發展規劃。榆樹溝鎮與昌吉國家高新區就“區鎮一體化”溝通對接,計劃聯合走訪企業,梳理合作契合點。昌吉國家高新區在編制電池產業發展規劃、物流體系規劃等過程中,主動征求昌吉市相關部門意見,推動構建區域一體產業體系。雙方重點圍繞輸變電裝備制造、聚酯新材料、新能源新材料等產業鏈,通過外引內培推進強鏈補鏈延鏈,做大產業規模,完善產業結構……
招商引資協同發力。昌吉國家高新區與昌吉市商務和工業信息化局建立招商信息共享機制,招商動態、項目進展等關鍵信息實時互通;聯合開展招商2次,成功招引總投資1.2億元的光伏組件項目,目前已進入落地籌備階段;向昌吉國家農高區推薦涉農項目1個,推動產業互補發展。
社會事務與公共服務一體化加速推進。社會治理領域,昌吉市榆樹溝鎮抽調19名工作人員在昌吉國家高新區組建兩個社區,昌吉國家高新區正積極對接社區,移交社會穩定、平安建設、流動人口管理、矛盾糾紛排查化解等社會治理工作。
公共服務更加普惠。昌吉市第一幼兒園(昌吉國家高新區分園)2024年4月8日正式開園,緩解了園區幼兒入園難題;榆樹溝鎮衛生院高新區門診部(昌吉國家高新區衛生服務站)今年5月投入使用,方便了群眾就醫。目前,昌吉國家高新區建成區供排水、供電、供暖、供氣、環衛、園林綠化、市政設施維護、物業監管等城市運營管理已整體交由昌吉市實行一體化管理。
營商環境持續優化。昌吉國家高新區組織政務服務窗口對照昌吉市244項行政許可事項辦理及監管情況摸排,推進“受審分離”模式,優化辦理流程,推動“一市兩區”政務服務大廳互聯互通、業務通辦,政務服務效能持續提升。
從科技創新的協同突破到民生工程的堅實落地,從城市功能的迭代升級到產業集群的蓬勃生長,昌吉國家高新區正以“協同共進”的姿態,與昌吉市、昌吉國家農高區攜手共舞,在“一市兩區”融合發展的道路上,書寫著高質量發展的嶄新篇章。
來源:昌吉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