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部長李樂成:煥新、領跑、生根!我國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取得明顯成效
來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5-09-09 點擊:次
9月9日,國新辦舉行“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李樂成介紹“十四五”時期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
李樂成表示,現代化的工業是現代化產業體系最重要的基礎和核心。“十四五”以來,工業和信息化部堅定不移筑牢制造業,加強政策引導和要素保障,統籌推進傳統產業改造升級、新興產業培育壯大、未來產業前瞻布局,建設以先進制造業為骨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取得明顯成效。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傳統產業加快“煥新”。傳統產業是我國制造業的主體,增加值、用工人數等主要指標都占全部制造業的80%左右。這些產業大多是基礎產業和民生產業,既是我們的競爭優勢所在,也是經濟增長和就業收入的基本依托,還是培育發展壯大新質生產力的沃土。我們堅持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方向,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讓“老樹發新芽”“老廠煥新顏”。“十四五”以來,支持46個城市開展新型技術改造城市試點,累計建成230余家卓越級智能工廠和1260家5G工廠,工業機器人新增裝機量占全球比重超過50%。鋼鐵、水泥熟料等單位產品綜合能耗總體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綠色電解鋁年產量超過1000萬噸。傳統制造品牌美譽度大幅提高,優質產品暢銷全球,2024年,18家傳統制造業企業入選世界品牌500強,國貨國潮品牌加速崛起。
新興產業加速“領跑”。我們聚焦發展迅速、技術先進、市場廣闊、帶動性強的新興產業重點領域,加強政策引導和支持,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新能源汽車、光伏、鋰電池、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等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優勢產業培育壯大,柔性定制、共享制造、智慧物流、智能安防等大量新業態新模式加快涌現。2024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約是2020年的9.5倍,光伏和風電裝備產量位居世界前列,建成具備國際競爭優勢的新能源全產業鏈體系。同時,高能級產業載體不斷壯大,累計培育形成60余個新興產業領域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創建23家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
未來產業加力“生根”。我們系統謀劃未來制造、未來信息、未來材料、未來能源、未來空間、未來健康等六大重點方向,累計部署“揭榜掛帥”攻關任務100余項,指導地方因地制宜建設63家省級未來產業先導區。超導量子計算機、光量子計算機實現量子優越性驗證,激光制造技術整體水平進入國際第一梯隊,人形機器人具備從關鍵芯片、部組件到整機的全產業鏈制造能力,腦機接口應用從醫療領域向教育、工業等領域拓展,生物制造技術在醫藥健康、日化美妝、綠色能源等行業廣泛應用。
下一步,工業和信息化部將加快構建以先進制造業為骨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深入推進工業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實施打造新動能行動,堅持高水平開放,推動產業升級向“新”布局、穩健發展。
來源:中國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