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規劃編制的方法與步驟
十四五規劃編制的方法與步驟
來源:未知 日期:2020-03-30 點擊:次
“十四五”時期,2021--2025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歷史窗口期,是全面完成小康社會建設戰略目標,向全面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邁進承上啟下的關鍵時期。
一 十四五——新常態下的新背景
“十四五”時期,國際國內形勢發生了深刻變化。國際格局深刻變化(國際化分化期),市場化進入深度改革期、城鄉進入雙向流動后期,產業進入工業化后期、信息化進入新一輪革命期(5G)、生態化進入關鍵期(保護與惡破化膠著)、社會治理現代化(全面法制化)的新格局。這樣一個新的內外環境,必將對經濟社會發展影響巨大,謀劃發展的工作顯得尤為重要。
“十三五”以來,區域發展與地方發展伴隨著整個國家發展的步伐,均邁出了堅實而有力的一步,整個社會大環境正發生著深刻變化。主要表現在:
一是十八大以來,經濟新常態下,影響發展的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長,發展難度加大,各自的發展潛力得到了充分的挖掘,發展基數增大。
二是區域經濟的特色正在基本形成,市場競爭力增強,資源、人才、市場、發展空間的競爭將更加激烈。
三是“十四五”時期,我們已經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戰略目標,進入“后脫貧時代”。國家與地方的工作重心發生了重大轉移,工作目標是啟動鄉村振興建設。
四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完善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和保障糧食安全制度政策,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為區域經濟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全新機遇。圍繞實施鄉村振興,國家將制定和出臺更多的新的區域發展與農業政策。
五是經濟正由高增長階段向高質量發展階段轉變,鄉村發展將進入大變革,大轉型的關鍵期。
六是創新發展思路,借助互聯網、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農業、農村發展將呈現出更加新型的產業變化,新興業態將不斷涌現。
七是三產融合發展,國家主體功能區板塊開發利用與自身優劣的結合發展成為一種新的發展模式。
八是在一帶一路戰略下,區域發展的著力點進一步拓展,東西部協作發展,關中平原城市既發展戰略,陜西絲綢之路經濟帶新起點,內陸改革開放新高地等戰略都將不同層面地影響到十四五的經濟社會發展。
這些因素,是我們編制十四五規劃首要研究的基礎課題。
二 十四五——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規劃什么
01
規劃的目的
我們一直致力于區域經濟研究,我們更加重視新的歷史背景下的地方發展,準確把握一個地方整體藍圖繪制,發展目標的設定、發展布局的科學性、有效地對接掌控政策機遇、環境機遇、戰略機遇、發展機遇、自身優勢,提出區域發展的發展思路、重點工作任務,并以此將經濟社會發展任務分解到各個實施方面,明確其工作職責、設置階段性工作內容。
02
規劃用“項目”促發展、抓落實
規劃以“項目列表”的形式,將“十四五”期間的工作重點性具體化,以“年”為“經”,以“完成指標”為“緯”,詳細地規劃“十四五”期間的經濟社會發展,使“項目”成為十四五期間工作落實的重要抓手,用項目推動地方發展進步。
03
規劃的重要作用
①突出統領作用。注重規劃的戰略導向作用,增強指導約束功能,使規劃成為一個地方、一個區域十四五期間“規定動作”的綱領性文件。
②突出統籌作用。“以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現代化建設”為要求,從“五個一”出發,按此“五位一體”總布局要求,協調推進“四個全面”發展,確保“三生”協調,“三產”融合,經濟社會同步推進。
③突出總體目標。以“鄉村振興”統領,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村文明、治理有性、生活富裕”的總要求,使規劃更具謀劃性、系統性、實效性。
④突出前瞻性與科學性。既體現宏觀與微觀相結合的系統性原則,又體現提早謀劃與科學謀劃,從長遠發展的觀點出發,使項目規劃更具戰略性。
⑤突出規劃的地方特色(行業特色)。規劃最大限度地體現“區域發展規劃”與“行業發展”的特色。既謀全局,又謀局部,既謀經濟效益,又謀社會效益與生態效益,既體現地域發展目標,又體現“補短板、強弱項、提質量”的要求。
三 十四五——規劃編制的重點在哪里
1 客觀全面做好總結評估。對“十三五”規劃的執行性情況進行全面總結,客觀準確把握區域所處的發展階段,發展實際水平、特征,總結成敗提出對策。
2 重視區域瓶頸的解決。致力于打破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瓶頸,找準突破切入點,解決核心問題,發揮戰略指導作用。
3 做好近、中、遠期目標銜接。以2021年到2025年為時間區間,既要科學設置五年的重點工作目標,又要瞄向2035年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大目標,使工作前后一貫,長短結合,科學合理。
4 突出區域發展自身特色。尋找與把握本區域的特殊性和其他地區的異同,挖掘其發展價值,在產業、文化、社會發展項目設置上更加突出區域特色。
5 重視規劃實施的可操作性。既要站在大區域發展中考慮問題,對未來發展和環境變化有一定的準備,又要切合發展實際,穩步推進,實現高質量可持續發展;既要有硬性目標的規劃設定,有規定動作的規劃內容,又要有切合實際注重目標的落地性與經濟社會效益相統一。
四 十四五——規劃主要新內容是什么
1 確定十四五期間經濟社會發展總的指導思想。
2 科學確定十四五期間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工作目標:
經濟目標:實現和完成的各項經濟指標,包含:投資總額、財政收入、增長比例、GDP總額、社會消費總額、人均收入、城鄉居民收入、農民人均收入等。也包含: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暨相關行業的目標要求。
社會目標:提供新增就業崗位,社會事業各項指標。
生態目標:單位GDP碳排放量、生態治理指標、單位GDP能耗等。
3 科學布局產業空間
對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產業發展的空間進行科學規劃,重估重布新興產業發展,國土利用空間、產業融合發展新空間等。
4提煉謀劃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重點項目。
①以區域資源和發展愿景為基礎,結合當前國際國內最新發展形勢、政策、發展方向、發展效益,確定一批五年中應當重點發展的項目。
③根據國家政策,規劃社會事業發展、公益民生類建設項目。
④重點研究和謀劃新興產業主體、經濟技術產業集聚型園區、自主創業示范園區、三產融合型重大經濟建設項目。
⑤研究確定招商項目,設置方向與投資保障機制,融投資模式等。
5項目列表,投資總額,時間與分期實施目標、實施主體,督查落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