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積薄發 鏈啟新篇 四川創新出臺風光氫儲等新能源產業協同發展專項規劃
來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5-09-01 點擊:次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深入推進能源革命,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新能源產業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新質生產力的代表產業,是四川省六大優勢產業提質倍增和“15+N”重點產業鏈的重點領域。截至目前,四川擁有光伏、風電、氫能等新能源產業鏈企業近200家,單項冠軍、專精特新等上榜企業超40家,產業鏈綜合實力位居全國前三位。光伏材料、風電裝備、氫能裝備等產業規模位居全國前列,電池片產能約占全國六分之一,光伏產品產能居全國前三位,氫能產業營收規模位居全國前列、風電整機新增裝機容量位居全球前十位。截至2025年6月底,全省已建、在建風光新能源項目達5125萬千瓦。
《發展規劃》立足四川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通過對全球新能源產業發展形勢、機遇挑戰、發展環境等進行系統分析,并對四川新能源產業現狀、趨勢及潛力進行深入調研,廣泛征集各方意見,系統圍繞持續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加快集群式產業鏈升級、推動產業智能綠色轉型、優化提升產業發展生態、加快拓展應用市場規模等5方面提出了17項重點任務,謀劃了具有前瞻性、科學性、合理性、可操作性的產業發展目標。到2027年,新能源產業鏈營業收入超過5000億元,力爭達到6000億元,建成世界級新能源先進制造業集群、世界級優質新能源開發基地、國家級氫能綜合應用示范高地的“一集群、一基地、一高地”的新能源產業鏈發展格局。
持續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方面
四川創新資源豐富,擁有四川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西南石油大學等國內新能源領域頂尖高校,形成了集創新研發、材料生產、裝備制造、勘察設計、運行維護于一體的產學研用體系,組建通威全球創新研發中心、國家級氫儲運加注裝備技術創新中心等一批高能級創新平臺,永祥新能源“八代永祥法”制備多晶硅純度達11個9,東方電氣下線全球最大26MW海上風電機組。東方氫能燃料電池產品實現了關鍵核心部件國產化,東方電氣聯合謝和平院士成功突破無淡化海水制氫技術,填補世界空白。《發展規劃》提出,加快關鍵技術創新攻關,強化科技創新平臺建設,提高產業人才支撐能力。圍繞光伏、風電、氫能和新能源融合應用等“三縱一橫”技術創新,加快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和創新能力的中高端技術及高端科研人才,加快產學研用一體化發展。力爭到2027年,實施攻關任務30項以上,新增培育國省級新能源產業科技創新平臺10個以上,鍛長板補短板取得標志性成果。
加快集群式產業鏈升級方面
四川省培育了通威集團、東方氫能、中材科技等國家級鏈主企業和英發德耀、和光同程、厚普股份、中自環保、偉力得能源等眾多細分領域頭部企業,通威集團為全球首個光伏領域世界500強企業,打造了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的世界級新能源產業集群。四川高景新能源產業園、攀枝花氫能產業園、中船(四川)高端智慧風電產業基地、偉力得(樂山)釩液流儲能產業園等前沿技術項目加快建設。《發展規劃》提出,實施產業延鏈補鏈強鏈、實施筑峰強鏈企業培育、實施重大項目筑基攻堅。大力開展筑峰強鏈企業培育支持,梯度培育鏈主企業、鏈核企業和重點鏈屬企業。謀劃實施一批標志性、引領性的產業鏈現代化水平提升項目,著力儲備一批補短板、強弱項的產業鏈基礎能力升級項目。
多場景全產業技術應用示范園
推動產業智能綠色轉型方面
金沙江上游、金沙江下游、雅礱江、大渡河中上游等4個水風光一體化可再生能源綜合開發基地穩步建設,支持發展可再生能源制氫和工業副產氫,打造成都“綠氫之都”、攀枝花氫能產業示范城市。《發展規劃》提出,強化智改數轉增效、推動綠色安全發展、提升產業基礎能力。推動人工智能、5G、物聯網、大數據與新能源產業深度融合,健全綠色電力交易與消費機制,加強污染物排放控制和環境風險防控,形成一批質量高、影響大、應用廣的“四川新能源標準”。
通威集團5G智能工廠
優化提升產業發展生態方面
加快拓展應用市場規模方面
四川是全國最大的清潔能源生產基地。水能、風能、太陽能等資源品種齊全,風能、太陽能資源技術可開發量超過7.58億千瓦。柯拉光伏電站裝機容量100萬千瓦,是全球最大、海拔最高、水光互補電站。《發展規劃》提出,大力推進光伏風電建設、穩步推進氫能多元場景應用、推進風光氫創新融合發展、推進多元化儲能應用。重點推動涼山州風電基地和“三州一市”光伏發電基地建設,推進“水風光發電+氫儲能”一體化應用。提速交通領域氫能規模化應用,探索拓展氫能乘用車應用場景,逐步建立氫能與鋰電池純電動汽車互補發展模式。
雅礱江柯拉光伏電站
中國東方電氣集團有限公司
黨組書記、董事長羅乾宜指出
新能源產業是構建新型電力系統、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目標的重要支撐,在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大背景下,新能源產業正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市場空間潛力巨大。《發展規劃》為四川新能源產業指明了發展方向和突破路徑,有助于四川充分發揮資源優勢,搶占新賽道,培育新引擎,打造全球一流的新能源產業集群。中國東方電氣集團有限公司作為全球最大的能源裝備制造企業集團之一,肩負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重大責任,將搶抓戰略機遇,堅持創新驅動,推進開放合作,促進提檔升級,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推動建設高水平的產業鏈供應鏈,支撐引領新能源產業高質量集群化發展。
全國人大代表、全國工商聯副主席
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漢元指出
當前全球各國加速推進能源轉型,綠色發展是當今世界的主流趨勢,未來30年以汽車電動化、能源消費電力化、電力生產清潔化為代表的綠色轉型,將在國內形成百萬億元人民幣、全球形成百萬億美元的產業規模。四川是全國清潔能源大省,推動新能源產業發展的基礎扎實、前景廣闊、空間巨大。《發展規劃》的出臺,對未來四川新能源產業發展作出了頂層設計,為推動四川新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既有催人奮進的發展目標,更有腳踏實地的工作措施。通威作為新能源產業主要參與者之一,將積極發揮龍頭企業的引領示范作用,一如既往地扎根四川,持續加大在川投資力度,助力產業快速發展,不斷夯實四川參與全球競爭的產業基礎,為加快推動四川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貢獻積極力量。
四川偉力得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長江淑平指出
“雙碳”背景下社會經濟發展對綠電需求越來越大,近年來新能源裝機的規模也在快速增長,國家電力系統對高安全、大容量、長壽命、低成本、具有跨日調節能力的儲能需求正在快速迸發。《發展規劃》科學規劃建設新能源產業體系,對提升我省新能源產業核心競爭力,搶占未來經濟和科技發展制高點具有重要戰略意義,也會對我省制造業出口外貿形成巨大支撐。偉力得作為新型儲能的骨干鏈主企業,將以技術創新牽引產業生態整體發展,助力四川打造新質生產力,推進新能源和新型儲能產業全球化發展。
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廳材料工業處
處長卿家勝指出
新能源產業代表著未來技術變革和能源發展的方向,是推動產業深度轉型升級、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領域,也是新一輪國際競爭的戰略制高點。四川新能源產業厚積薄發,已成為全省推進新型工業化發展的硬核支撐。下一步,我們將系統圍繞《發展規劃》明確的5個方面17項重點任務,堅持補短板和鍛長板同步推進,堅持質量效益與有序發展并重,堅持打造生態和開放合作協同,充分發揮主要承載地、協同發展地資源稟賦,精準施策、鍛長補短、協同聯動,以原始創新為重點,加快突破關鍵核心技術,不斷提升綜合應用規模,加強人才培養和要素供給,完善產業政策及安全標準體系,不斷發展壯大新能源領域新質生產力,加快建設世界一流的新能源產業集群。